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記者 楊維漢)網評“全盲管理模式”、探索建立獎勵評審旁聽機制、試點專家評審和社會評議相結合……記者從24日舉辦的2014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會媒體開放日上獲悉,為更加公開、公平、公正地評好國家科技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採取多項措施嚴格評審規程,防止“打招呼”“拉關係”。
      一年一度備受社會關註的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正處於初評階段。24日,國家科技獎勵初評會允許媒體短暫現場觀摩。這是一個高度封閉的評審會場,佩戴胸牌的評審委員進入會場前必須將手機交由工作人員集中保管。
      記者走進一間評審室,20多位評審專家一邊認真聆聽答辯人陳述,一邊通過投影儀觀看項目演示,還不時地審閱電腦中的項目材料。15分鐘陳述完畢,評審專家和答辯人進行了遠程網絡視頻問答。
      “為提高評審的公正性,除最高獎外,會評階段已經全部實現了網絡視頻答辯,並建立全程影像檔案,做到評審環節可申訴、可查詢、可追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志敏說。
      據瞭解,今年的會評正在探索建立評審旁聽制度,根據社會關註的食品、衛生、交通等行業領域,有針對性地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院士和熱心科技獎勵的群眾等,旁聽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的評審,旁聽結束後組織答疑會,同時聽取旁聽人員對評審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根據迴避原則,旁聽人士均為跨領域旁聽,不對參評項目內容本身進行評價。
      今年在會評前的網評階段,全面實行“全盲管理模式”。陳志敏說,“為強化評審信息保密性,在管理環節,電腦隨機遴選評審專家、隨機分派工作人員,隱藏專家姓名、電話、單位等基本信息,工作人員與評審專家只通過短信平臺進行交流。”
      “我們還在探索試點專家評審和社會評議相結合的評議機制。”陳志敏介紹,“為發揮行業、部門和社會學術組織的咨詢監督作用,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三大獎初評項目提交評審委員會評審前,就項目的創新性、先進性,在行業、學科領域應用情況等,征求相關行業部門、學術組織的意見,供評審時參考。
      另悉,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已與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簽訂了合作協議,基金會從今年起每年提供約20名專家參加我國自然科學獎海外專家同行評議函審工作。  (原標題:2014年國家科技獎評審多項措施嚴防“拉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q06bqenh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